中國借用“絲綢之路”這個文化符號向世界傳遞了一種理念
更新時間:2019-01-11 來源:泰安市泰銀制絲有限責任公司
過去,對于“絲綢之路”的討論和關注主要局限于史學界、文物學界等,不具有功利色彩。但是,自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以來,各地興起了挖掘“絲綢之路”歷史和文化遺跡的熱潮,以期確立自己在“一帶一路”中的地位。盡管不能完全否認這種“借古謀今”做法的意義,但這顯然誤解了“一帶一路”倡議使用“絲綢之路”的內在涵義。
歷史上,絲綢之路的具體線路和空間走向隨著地理環境變化、經濟發展狀態以及政治和宗教演變而不斷發生變化。今天人們試圖勾勒的“絲綢之路”是將數千年歷史置于當前一刻觀察而產生的圖景,因而從語意上講“絲綢之路”不能被理解為具有固定線路的空間現象。也就是說,“絲綢之路”對于當今社會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抽象意義的文化符號,而非一種帶有強烈具象的空間現象。
另外,歷史上“絲綢之路”主要存在于和平時期(戰亂時往往中斷),而且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帶來了共同繁榮,因而這個文化符號的內涵可以歸結為和平、友誼、交往和繁榮。從這個角度看,中國借用“絲綢之路”這個文化符號向世界傳遞了一種理念,這就是“和平、合作、發展、共贏”。